黑院党发〔2013〕25号
关于印发《黑河学院加强和改进青年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现将《黑河学院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做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黑河学院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共黑河学院委员会
2013年7月22日
主题词:教育 青年教师 思想 政治 通知
黑河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3年7月22日印发
录入:孙爱芹 校对:宁艳红 共印6份
附件:
黑河学院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
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青年教师为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学院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学院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学院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有待加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院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人事处要发挥各自的组织优势,健全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在实施“青马工程”和“铸魂工程”及开展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培训、岗前培训工作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青年教师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宣传部要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创新学习形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作用,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读书班,宣传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解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帮助青年教师准确了解国情、正确把握形势,努力回答青年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
三、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三)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黑河学院教师行为规范》、《黑河学院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要通过岗前培训等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师德规范,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拒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举办讲座、辅导报告、座谈会,组织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革命传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领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举办校史展览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研讨活动,推动校史校情和大学精神教育,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育人戍疆”的学院精神,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通过校外在职进修、短期培训、学术交流、访学等渠道,增强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工会、人事处要做好师德先进人物的评选表彰和典型宣传工作,通过“三育人”、“模范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充分发挥身边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引领、激励作用,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四)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工部、工会等相关部门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推动师德建设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科研处要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良好学术风气;要探索构建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师德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青年教师,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失范的青年教师,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加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力度
(五)做好青年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部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制定《中共黑河学院委员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训力度,组织青年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选树青年教师党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党员日常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党内民主,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党内事务参与度,增强党内生活透明度。
(六)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党员质量。组织部要重视从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要主动帮助和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注重把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社会责任感强、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青年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由党性观念强、业务水平高、在青年教师中有影响的党员专家教授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联系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重视在骨干教师、学术骨干、青年科研拔尖人才、留学归国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各类优秀青年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
(七)发挥教师党支部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组织部要选好配强教师党支部班子,注重从优秀青年教师党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注重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增强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创新党支部设置和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使党支部工作更加贴近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服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
五、拓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八)开展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人事处、教务处要坚持与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创造条件,加大投入,积极为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鼓励各系(中心、部)选择同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培训基地,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深入基层参加生产劳动,开展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和志愿服务,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
(九)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工部要健全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完善有关聘任、管理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待遇;引导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十)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部要进一步规范学院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网等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强化网上言行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要通过网络掌握教师思想理论动向和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效应对涉及青年教师的舆论事件;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网络中心要充分运用校园网、学院OA办公系统、4A平台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六、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
(十一)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工会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花大力气帮助解决、落实住房、收入等实际问题,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教务处要大力推行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上的指导。宣传统战部要关心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为他们的工作、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十二)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建立完善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更好的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通过专题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测量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设置教师温馨谈话室,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为青年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地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十三)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组织部、人事处要建立健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年教师成长特点的用人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要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发展平台,将青年教师培养纳入学科领军人才和后备干部培养体系;人事处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分配政策时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工会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渠道,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学院管理,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青年教师意见。
七、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四)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学院党委将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办公室、组织部、工会、学工部、团委、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网络中心等部门协同配合,各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定期听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及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十五)落实工作基础保障。学院党委将切实保障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经费投入,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把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做好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将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督促检查,形成长效机制。组织部、人事处要根据学院工作需要,配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兼职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离退休老同志作用,推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