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春天的蓬勃朝气,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召开,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全国两会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我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未来的建设者,黑河学院的老师们立足教育一线,着眼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职工们坚守岗位,思索如何为学校与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学生们怀揣梦想,从自身成长与社会责任出发,他们齐聚一堂,热议两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展望学校与国家的美好未来。
市政协委员 民进会员于慧玲:全国两会极其重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议题,这不仅是对当前社会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对国家长远发展蓝图的重要支撑。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作为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与使命。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市政协委员民盟支部负责人孙晓飞:2025年两会中教育创新、科技自强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成为热点话题,作为高校教师与民盟盟员,我高度关注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推动高校课程体系与未来产业需求动态衔接等提案。科技创新需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激励着高校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创新链。两会擘画新征程,我将继续践行参政议政使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市政协委员九三支社负责人黄力力: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对国家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更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对于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报告中对过去一年教育领域的成就进行深入的总结与肯定,同时也为推进教育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特别强调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新的历史使命指引下,应当更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不断夯实知识储备、提升学术造诣,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努力。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民进支部负责人刘心声:全国两会中关于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内容,让我深感振奋且深受启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一举措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教育方面,两会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与我院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时代,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必备素养,计算机学院将推动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打造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训实践项目中锻炼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省人大代表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无党派代表人士刘昱洁:全国两会强调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使命。孔子学院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今后将带领全体教师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展示中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与和谐共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